著作出版

  • 南禪七日: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

  • 著述:南懷瑾 講述
  • 出版社: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  • 出版日期:2025年2月
  • 語言:中文
  • ISBN: 978-626-97695-4-4
  • 裝訂:平裝
  • ◎一九九四年禪修活動文字紀錄首次公開發行。
    ◎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,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,謬誤或所難免,也請各方不吝指正。

價格:台幣 NT900元 (上下两册)

購買 試閱

一九九四年二月,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,於寺內新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修活動,定名為「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」。此次活動海內外參加者眾,活動內容並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,名曰《南禪七日》,流傳廣泛,影響深遠。

 

七天之中,南師融匯顯密,貫通三家,結合佛法與科學,以禪定實修為主旨,從生命的法則講起,詳釋靜坐與安般法門,配合《瑜伽師地論》的學理,介紹禪宗、中觀與唯識,最後以修證了義的《楞嚴經》作結。理事並重,深入淺出,為有志身心修養的學人提供了一條真修實證的道路。

 

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,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,供有意了解當年活動的讀者參考,謬誤或所難免,也請各方不吝指正。

 

【作者簡介】

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,幼承庭訓,少習諸子百家。 一生行跡奇特,常情莫測;四處奔波,化育無數。 出版有儒、釋、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,以其獨到的方式,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,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。 先生二○一二年辭世,享年九十五歲。

 

 

【出版說明】

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,在寺內新建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七,當時定名為「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」。參加的人士來自海內外,有南懷瑾先生的師兄通永法師以及當年在四川成都的朋友故舊,以及來自法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港台的科學家、藝術家、醫生、各界人士等等,包括出家的僧眾和在家的居士共七百餘人,二樓禪堂兩百多人參與禪修,一樓教室四百多人觀看轉播學習,可謂盛況空前。活動結束後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,名之曰《南禪七日》,之後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。

 

三十年後的今日,物是人非,廈門南普陀寺的禪堂仍在,而當年的住持妙湛老和尚、通永法師以及主持南禪七日的南師懷瑾,包括一些參加禪七的道友們皆已往生逝去。昔日參加禪七的年輕出家法師們也已不少當上各地寺廟的住持了。如今《南禪七日》的錄像仍在網路上流傳,南禪七日空留餘音在人間,是耶?非耶?


《南禪七日》既然已經有了錄影,為什麼還要整理編輯出書呢?

 

《南禪七日》的文字整理工作由來已久,早在活動甫結束之際,即有南普陀學員與南師兩岸三地的學生一起投入編輯工作,此後三十年來,亦有許多學友不斷提出校修意見及編輯錯誤指正。二○一五年宏忍法師與我也曾於廟港江村市隱進行編輯。二○二一年起,彭敬同學對稿件進行了重新整理,以當年的錄音錄影檔案逐字校修,力求不失講授原意,並潤飾文字,調整段落章節和標題,做了必要的訂正。讓影片有影片的詳實,文字有文字的力量,文字或許比錄影保存更長久,而且更完善,這就是我們認為出書有必要的地方。

 

人活著,各有不同的活法,各有不同的目的,不管你怎麼活著,必然有煩惱,必然有痛苦,而且煩惱痛苦千千萬,時時有,處處有,而且任何人也必然要面臨死亡,這是生命必然要面對的問題。世界上有八十億人,又有幾人能知道如何解脫煩惱的束縛?又有幾人能知道離苦得樂的方法,又有幾人能坦然面對死亡?又有幾人能知道生命生來死去的奧祕?

 

這次活動的名稱定為「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」,西方的生命科學限於物質範圍,東方的生命科學或中國的生命科學則包含心和物、心與物相互作用以及心物一元。南懷瑾先生說佛法不是宗教,而是探究生命的大科學,包括中國的道家也是。在這七天當中,南懷瑾先生從生命的死亡說起,再說到生命的生,如何投胎、住胎、出胎,如何認識生命,如何解脫煩惱痛苦等等,都是人生實際要面對的問題,內容非常豐富。

 

在目錄上,由於本書有明確的主題「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」,且講課方向就是先介紹生命的開始與結束、道家密宗的生命法則,再到實修方面的打坐的方法、四禪八定,再講理論方面的《瑜伽師地論》與禪宗,最後講唯識和修證了義的《楞嚴經》。負責編輯整理的彭敬覺得目錄如果延著這個脈絡前進,與主線無關的內容盡量不放入標題,讀者比較容易進入講課的情境且不易迷失。標題也盡量以一目瞭然為主,提醒閱讀而不妨礙閱讀。這些都是可取之處,也是彭敬的用心之處。

 

如今《南禪七日》這本書要面世了,希望給想要跳脫人生苦海的人們,一條解脫之路。

給想要了解生命的人們,一個正確的認識。

給茫茫不知所適的人們,一盞光明的燈火。

給真心想要禪修實證的人們有所依歸。

古國治 謹記

二○二四年十二月四日

返回列表